大赛开放办赛,残疾人及健全人均可报名参赛。残疾人需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8)级,港澳台地区参赛人员持当地残疾人有效证件。参赛路演人员须为参赛团队或企业(机构)核心成员,其中自强类参赛路演人员须为残疾人。
赛事设团队组和企业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设自强类和助残类两个类别。自强类是指残疾人作为团队或企业(机构)的项目负责人,有意向或已经在从事的各类创业创新项目。助残类是指各类团队或企业(机构)有意向或已经在从事残疾人服务或能带动残疾人就业的各类创业创新项目。
1.团队组。
(1)有创业意向或正准备在广东创业的城乡劳动者组成的创业团队,截至报名时尚未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
(2)自强类团队核心成员须包含至少1名残疾人,助残类团队须从事残疾人服务或者能带动残疾人就业的创业创新项目;
(3)团队成员均已年满16周岁,每个团队报名人数不超过8人;
(4)创业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无知识产权纠纷。
2.企业组。
(1)截至报名时已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2)自强类企业项目负责人须为残疾人且应作为该组织创始人、法定代表人、主要合伙人或股东成员(须提供经工商、民政部门认定的相关证明),助残类企业须从事残疾人服务(已服务至少10名残疾人,并提供服务内容及服务对象名单、残疾证号、联系方式等证明)或者能带动残疾人就业(已安排至少3名残疾人在岗就业,并提供工资流水、社保证明、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等相关证明)的创业创新项目;
(3)企业有创新性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
(4)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社会信誉良好,无知识产权纠纷。
宣传发动及线上培训(2020年6-7月)。在大赛官方网站、主流媒体、新媒体、微信等平台广泛、持续发布大赛报名流程、参赛指引等相关信息,发动符合条件项目报名参赛。通过网络培训平台,为参赛者及其他创业者开展创业政策解读、创业项目落地实施、经营管理及参赛辅导等主要课程线上培训。
报名和资格审核(2020年6月1日至7月15日)。参赛团队和企业统一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报名。参赛企业按注册地登记参赛,参赛团队按项目所在地登记参赛。执委会对参赛项目进行资格审核。
初赛(初赛,2020年7月)。执委会组织评委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核的参赛项目进行书面评审,确定晋级复赛项目。晋级复赛名额不多于120个,执委会组织专家对晋级复赛项目进行培训辅导。
复赛(2020年8-9月)。复赛由执委会负责组织,采用在线路演展示与专家评委提问答辩形式,由执委会选派专家评委进行评审,确定晋级决赛项目。晋级决赛名额共24个,每个组别各6个。执委会组织专家对晋级决赛项目进行培训辅导。
决赛(2020年9-10月)。晋级决赛的24个项目进行现场(在线)路演展示及答辩。执委会选派专家评委进行评审,经综合评分后确定获奖项目。
团队组自强类和助残类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分别按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2年内在广东落地创业的,可分别再申请10万元、7万元、5万元项目落地资助。
企业组自强类和助残类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分别按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
团队组和企业组的每个类别分设优胜奖和优秀辅导老师奖若干名(根据报名情况确定)。
金奖、银奖、铜奖及优胜奖项目由组委会统一颁发获奖证书。优秀辅导老师奖由执委会颁发荣誉证书。
主办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妇女联合会
支持单位: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山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广东狮子会、广东省残疾人公益基金会、广东省残疾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
执行机构:在组委会下设立残疾人公益赛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执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负责大赛组织统筹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