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锚定一个目标,激活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体部署,围绕制造业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大部署,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大学生、技能人才、异地务工人员、新型农民、残疾人等各类群体的创业创新热情,做好优秀创业项目遴选、资助和服务,促进创业资源有效对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举办2023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以下简称“众创杯”)
2023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分设科技海归领航赛、大学生启航赛、制造业当家先锋赛、残疾人公益赛、大众创业创富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创业专题赛六个单项赛事,每项赛事均设团队组和企业组。
赛事分团队组和企业组,参赛团队或企业核心成员中至少包含一名下列人员:
1.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2.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人员;
3.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
4.在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的人员;
5.留学回国人员;
6.各级政府部门认定的高层次人才;
7.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员。
主要为自主创业的广东及港澳台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同时发动海外及省外部分高校组织学生积极参赛。初赛分设主赛区、深圳赛区、港澳赛区和台湾赛区,各分赛区晋级项目统一参加复赛、决赛。
参赛团队成员应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培养层次)在校及毕业5年内(2018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毕业)学生。其中港澳赛区参赛团队主要负责人须为香港、澳门地区高等院校就读或香港、澳门籍全日制在校生及毕业5年内毕业生;台湾赛区参赛成员须为台湾公私立大学或科技院校在校生及毕业5年内毕业生。
大赛开放办赛,残疾人及健全人均可报名参赛。残疾人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8)级,港澳台地区参赛人员持当地残疾人有效证件。参赛路演人员原则上为项目团队或企业(机构)项目负责人,其中自强类参赛路演人员须为残疾人。
大赛设立“对口协作援助分赛区”,推动帮扶协作和对口援助地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初赛对来自贵州、广西、新疆、西藏地区的团队组参赛项目进行单独评审、单独分配晋级名额,晋级项目参加全省复决赛。
大赛分为团队组(创意组)、企业组(创业组)和创富组进行比赛。
1.团队组(创意组)
(1)有创业意向或准备在广东创业的城乡劳动者组成的创业团队,截至报名时尚未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
(2)项目具有商业开发价值、实际用途广泛、市场发展空间大、适合带动各类群体就业;
(3)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无知识产权纠纷;
(4)项目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且均已年满16周岁;
(5)参赛者须为参赛项目核心成员或创始人,团队负责人及主要创始人不得担任省内其他法人企业代表。
2.企业组(创业组)
(1)2018年1月1日以后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或西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2)有创新性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具有较高成长潜力;
(3)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知识产权纠纷;
3.创富组
(1)2018年1月1日以前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2)有创新性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具有较高商业开发价值或较大市场发展空间;
(3)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知识产权纠纷;
鼓励服务于“三农”及乡村振兴、精准帮扶等相关的项目参赛,包括但不限于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产品销售、直播带货及涉农短视频营销、智慧休闲农业平台、乡村旅游产业、农村疫情防控、农业农村社会服务等项目。
大赛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的部署要求,设置“东西部协作分赛区”,鼓励广西、西藏创业项目参赛,并在初赛进行单独评审。同时,积极联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对在“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广东、广西、西藏选拔赛获奖的项目,可直接晋级复赛。其中,广西、西藏项目只能报名参加团队组。
赛事分广东技工主赛道和粤菜师傅专项赛、南粤家政专项赛,其中主赛道设团队组和企业组,专项赛仅设企业组。团队组参赛成员至少有一名为全国区域内技工院校或中职学校在校学生(须提供在校学生证明),企业组参赛项目负责人须为技工院校和中职学校在校及毕业生或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员。
除以上条件外,粤菜师傅专项赛参赛项目应结合粤菜烹饪餐饮行业的标准及规范,围绕菜品、面点、饮品制作,烹调设备研发,技术服务提升,餐饮模式创新等内容,弘扬传统技艺、创新现代手法、宣扬粤菜文化等方面的创业项目;南粤家政专项赛参赛项目应属于围绕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四大方面,创新服务产品、提供解决方案、开发培训课程,研发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创业项目。
团队组设特等奖1名、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5名,分别按25万元、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2年内在广东落地创业的,可再分别申请25万元、10万元、7万元、5万元项目落地资助。
企业组设特等奖1名、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5名,分别按50万元、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
获奖项目由组委会统一颁发获奖证书。
团队组设特等奖1名、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8名、优胜奖85名,其中特等奖、金奖、银奖、铜奖分别按25万元、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2年内在广东落地创业的,可再分别申请25万元、10万元、7万元、5万元项目落地资助。优胜奖项目颁发荣誉证书。
企业组设特等奖1名、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8名、优胜奖35名,特等奖、金银铜奖分别按50万元、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优胜奖项目颁发荣誉证书。
特等奖、金奖、银奖、铜奖及优胜奖项目由组委会统一颁发获奖证书。同时设优秀指导老师奖若干名(根据报名及晋级复赛情况确定),由执委会授予荣誉证书。
团队组自强类和助残类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分别按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2年内在广东落地创业的,可分别再申请10万元、7万元、5万元项目落地资助。
企业组自强类和助残类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分别按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
除金银铜奖外,为晋级复赛、决赛但未获金银铜奖项目分别设置优胜奖、入围奖,授予优秀辅导老师若干名。入围奖项目由单项赛执委会给予一定额度资金资助。
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及入围奖项目由组委会统一颁发获奖证书。优秀辅导老师奖由执委会颁发荣誉证书。
技工院校赛道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优胜奖8名,其中金奖、银奖、铜奖分别按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2年内在广东落地创业的,可再分别申请10万元、7万元、5万元项目落地资助。技工院校赛道同时设创业伯乐奖(指导老师),原则上最高不超过60名。
制造业赛道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优胜奖8名,其中金奖、银奖、铜奖分别按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
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项目由组委会统一颁发获奖证书。创业伯乐奖(指导老师)由执委会授予荣誉证书。
团队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优胜奖若干名(无奖金),其中金奖、银奖、铜奖分别按10万元、8万元、5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2年内在广东落地注册的,可再分别申请10万元、7万元、5万元项目落地资助。
企业组设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优胜奖若干名(无奖金),其中广东省内企业获金奖、银奖、铜奖分别按20万元、15万元、10万元的标准给予省级优秀创业项目资助。注:金奖、银奖、铜奖及优胜奖项目由省组委会统一颁发获奖证书。
成立省组委会(设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大赛总体指导和统筹规划等事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主要负责同志任大赛组委会主任,分管创业工作的厅领导及其他主办单位领导任副主任。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设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创业处),负责执行组委会交办的具体事宜。各单项赛设立单项赛执行委员会,负责做好单项赛事具体组织、协调和实施等工作。
大赛设官方网站(https://ggfw.hrss.gd.gov.cn/zcb/)发布大赛有关信息,接受参赛项目注册报名。